2020年無疑是坎坷的一年,各行各業都遭遇著各種各樣的挫折,而大閘蟹養殖在經歷過疫情、洪水、超長梅雨、水癟子等等考驗之后,終于走到了收獲的季節。
網上有消息稱,受洪水影響,很多大閘蟹產區的蟹塘被淹,養殖戶損失慘重,今年可能減產達1/3,螃蟹價格更有可能面臨空前高漲。
這些傳言是真實的嗎?今年螃蟹品質會受影響嗎?大家今年還能愉快地吃螃蟹嗎?
小編在詢問部分產區的養殖戶之后,發現情況并沒有網上描述的那么夸張。
1、蟹塘受災是事實,但大規模減產并不存在
據了解,南方產區由于洪水原因確實導致部分蟹塘被淹沒,皖南地區當涂、宣城地區6萬多畝蝦蟹塘被淹,無為周邊地區大約4萬畝受災,產量和規格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,但是總體沖擊有限。
尤其近年來大閘蟹養殖區域擴張迅速,增產與減產完全可以相互抵消,出現大規模減產概率不高。
2、疫情雖然影響大閘蟹蟹苗投放,但仍然不影響上市
疫情確實導致養殖戶進購蟹苗,倒是部分產區蟹苗投放時間偏晚,進而延后大閘蟹成熟的時間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今年中秋節也比往年更晚,經過和養殖戶確認,大部分螃蟹都能夠在中秋節前成熟上市,大概率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場面。
3、高價螃蟹出現的可能性不高
一方面,今年六月黃的價位很差,跌到歷史最低位。
跟去年同期相比相差近半。業內人士表示,這是由于大家不看好年底的大閘蟹行情,扎堆上市導致了行情爛市。六月黃的行情價格也影響著大閘蟹的行情走向,因此大閘蟹起始行情并不會太高,但會隨著中秋、國慶的臨近出現走高的趨勢。
另一方面,大閘蟹將在9月底前上市。
集中上市的話,價格也不會太高。但由于今年中秋節偏晚,大部分螃蟹都是完全成熟后上市,預計今年大閘蟹的口碑會比去年更好,因此整體螃蟹價格應該會向好,但不會有大幅增長。(去年中秋節早,大閘蟹養殖戶因搶先上市,導致大閘蟹質量欠佳,影響了市場消費者的體驗和購買信心)
因此,今年大閘蟹的行情供需應該會處于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,大家依舊可以愉快地的吃螃蟹、過中秋!